形如钻石的石凳,正在融化的山水,还有夜晚会发光的水草,这些创意有可能成为你身边的城市雕塑。记者昨日获悉,7月初正式启动的“城市之星·艺塑生活——2014全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”已征集到200余件参展作品,投稿者包含全国八大美院的毕业生及自由艺术家。
本次雕塑展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艺术集团举办,楚天都市报周洁工作室、艺术派杂志承办,湖北美术馆以学术之力为参展雕塑把关。展览组委会介绍,此次雕塑展览主要以定向邀约的方式进行作品征集,由于雕塑家投稿踊跃,原定于25日截止的征稿时间将持续到本月底。通过评委评选及大众网络票选,最终将有30件雕塑作品脱颖而出,在福星惠誉群星城进行展览。
艺术家组团参赛
“虽然是邀约展,但是很多雕塑家还将此次展览推荐给了朋友,为了给众多投稿者更充裕的创作时间,我们延迟了此次征稿的截稿时间。”展览总监刘颖说道。此次定向邀约的艺术家中,有的白天忙于工作,围绕此次雕塑展进行创作,时常持续到凌晨;有的自己创作多件作品的同时,还邀请外籍校友一同参赛,以此进行跨国的学术交流;有的则和朋友组成“雕塑创作小组”,抱团进行创意的“研发”。
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的简杰,曾多次参与全国性雕塑大展。针对于此次展览,他邀请了其他4位雕塑家一起,围绕此次展览进行创作。5位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各有不同,他们彼此交流自己的创作思路,并相互给予建议,让创作得以更加完善。“这次创作的作品是陈列在一个公共空间,要与大众发生互动,所以我们期待作品可以融入环境,能为城市留下好雕塑。”简杰说道。
科技环保
让雕塑更有温度
节能环保是当下最热词条之一,而此次雕塑的创作者们也更多的从创作材料、主题入手,借助科学原理,让雕塑穿上科技和环保的外衣,使得这些作品更具互动性、趣味性,充满人文温度。
作品《风》从中国国画的折枝花鸟中得到灵感,用特殊材质模仿叶脉,然后安装在金属枝干上,风一吹过,叶脉便会迎风而舞;与《风》有异曲同工之妙,作品《等风来》由若干个小枝干想拼接,同样使用风能,作品可根据风向改变形态,自然的景色反射在雕塑的金属材质上,极为绚丽。
艺术家孔景才本次投稿的作品是其“融化系列”,你会看见房屋、日用品融化的状态,“融化的物件预示着全球变暖,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,保护生态迫在眉睫”。
寻脉文化
传统与时尚共生
美观的外表,雕塑,互动的趣味,雕塑家在保证作品“亲民”的同时,还要深化作品的深度,让大众可以有所启发。
传统与当代文化的碰撞,是不少艺术家的创作主题。作品《石景——太湖石》将铁框镶在太湖石之上,让传统与工业材料相互融合,想以此来呼吁工业文明应尊重自然;与此类似的是作品《时间沙漏》,承载巨型金属沙漏的,是中国古代的木斗拱,极具时尚感的金属面上映衬着木头的影子,表达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。
卡通的形态、亮丽的颜色,此次投稿的作者们将时尚元素融入到作品中,传达他们对于当下的思考。《石景——太湖石》的作者窦付坤表示:“传统的趣味被放大,一样是一种时尚,而时尚本就是一种文化。
(责任编辑:武汉三度艺术机构)